因為當時我們的石油資源還沒有開發,汽油全靠進口機械制造,可想而知價格就高到離譜,所以就做了一台燒木炭的車。
這個效率是低到無法想象了,百公裡“油耗”一棵樹,極速也就二三十公裡吧,不過當年,車都沒有幾台,它應該算是高科技了。
不僅深受內蒙古和東北林區作業部門的歡迎,還出口到17個國家和地區,什麼亞馬遜雨林、阿爾卑斯山都在用它黃瓜蘋果官方二維碼am8亞美手機app。
至于發動機方面,主要是做船用的大型柴油機,所以在1958年黃瓜蘋果官方二維碼,柳州機械廠就分支出來am8亞美手機app,設立了柳州動力機械廠,專攻動力,就是發動機這塊了。
為了要響應農業機械化的號召,那就試一下生產拖拉機啊。經過幾年的努力,在1964年9月,豐收牌拖拉機試制成功。1965年就通過鑑定被列為國家定型產品黃瓜蘋果官方二維碼am8亞美手機app。
當年能做出來拖拉機可是很威風了,所以在1966年1月,柳州動力機械廠就改名為柳州拖拉機廠,就是要告訴別人,我們,是拖拉機專業戶。
之後的一段長時間,拖拉機是做得風生水起。到了70年代中期,年產量達到5000輛,實現了扭虧為盈,也擠進了全國8大拖拉機廠的行列亞美體育,。
但是做生意哪有穩賺不賠咧am8亞美手機app,以前的拖拉機是包銷政策am8亞美手機app,你做一台農機局就買一台。78年改革開放之後啊am8亞美手機app,也就沒有包銷這個說法了黃瓜蘋果官方二維碼,種地就是自己種多少算多少,自己種地又怎麼會買得起拖拉機咧。柳州拖拉機廠一時間沒反應過來,還不停生產,搞到積壓了一千七百多台拖拉機,不用說都知道,又要虧錢了。
但是別慌!早就見慣風浪的他們,肯定有應對方法嘛。以活下來為前提,他們建立了“以雜養專”的理念。當時改革開放對吧黃瓜蘋果官方二維碼,大家都在搞個體經濟,所以輕工業、民用產品的市場這塊,商機無限啊。他們推出了萬家牌多功能縫紉機和1515型自動換梭棉織機,也算是勉強活下來先。但是這麼大的工廠,只夠維持生存可不行,不找出路就是等死。
在1980年亞美體育官方app下載。,中央農機部軍工局進口了一輛三菱的面包車,組織車廠一起去學習,希望能生產出我們自己的微面am8亞美手機app,不過當時柳州拖拉機廠沒得去,誰讓你是做縫紉機的黃瓜蘋果官方二維碼,拖拉機又賣不出黃瓜蘋果官方二維碼。
但是柳州拖拉機廠也感覺到了商機,改革開放大家做個體戶,微面做為生產力工具,確實好用。雖然當時工廠的資金很緊張,但還是排除萬難,自己引進了一台三菱L100面包車,就開始了五菱造車的故事。